桥架

八闽记忆,一人一生一座桥,福建南平龙滩桥

发布时间:2022/8/11 14:48:40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洞宫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风光秀丽,紧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在白水洋上游两公里的当溪河龙滩河段,悬崖峭壁间、深潭碧水上,一座木拱廊桥赫然横跨当溪河两岸。过往这座廊桥的人们不禁疑问和惊叹:这个偏僻的深山峡谷为什么要建一座这么高大雄伟的廊桥?在这陡峭的悬崖上,廊桥是怎么建起来的?建这座桥的能工巧匠又是谁?龙滩廊桥陈昌村摄小师傅勇当“老主墨”“这也是个缘分。”说起建这座桥,杨显华来了兴致。杨显华家住澄源乡叶甘地村,正是龙滩桥的主墨师傅。在20世纪,地处偏僻的龙滩是临近县市交通的“咽喉”——杨源乡王大厝、坂头、西门这一线,镇前、澄源,闽东的寿宁、周宁,江浙泰顺等地群众来往屏南、古田、建瓯等地,经龙滩古道是条捷径,必过当溪河。龙滩是当溪河的“咽喉”,宽阔的河流在龙滩突然收缩、变窄,形成一段宽几十米、长两百余米的小峡谷,两边是几乎垂直的峭壁,峡谷间便是蓝幽幽的当溪河水。这里河深水碧,古代山民也许认为这里是龙的藏身之地,便称之为龙滩。龙滩桥南侧通往屏南的古道徐庭盛摄当溪河流域水流湍急,过去,村民曾在河中一块巨大岩石上凿了两个洞,立了两根柱子,搭建一座简易的木桥供人行走。但木桥屡屡被洪水冲走,人们过河不得不冒险涉水,以致常发生行人被河水冲走的事故。因此,村民们急盼着建一座高高的大桥,可是,师傅来了一拨又一拨,谁都没把握在这崖陡潭深之地建桥,为了建桥砍下的杉木开始开裂,建桥的师傅却迟迟物色不到,村民们十分着急。年,杨显华在距龙滩自然村四公里的天坑垅自然村为村民建房子,当时,来这里走亲戚的镇前镇下庄村村民刘声德对杨显华说:“龙滩要建一座廊桥,你会盖房子,又搭过那么多桥架,何不把这座桥建起来?”杨显华当时年仅25岁,却已有10年建房子的“工龄”,而且建造过多座公路石拱桥桥模。他闻言心动,即刻到龙滩看地形,他到实地认真研究了一整天,画了一张草图,找到东家黄洪臣(龙滩桥筹建组织者)自荐建桥。“这座廊桥我能建。”迎着黄洪臣怀疑的目光,杨显华语气笃定。在澄源乡下赤溪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廊桥,杨显华的姐姐嫁在那里,他逢年过节到姐姐家时,就经常去“研究”这座廊桥的建造工艺,把赤溪桥的结构摸了个透。他认为自己可以学习建造木拱廊桥,也盼望着有一天能建造一座像赤溪桥这样漂亮的廊桥。建龙滩廊桥,正是他实现愿望的好机会,因此,杨显华一门心思要接建造龙滩廊桥这个“大单”。杨显华展示他的工具徐庭盛摄东家初步同意杨显华建桥后,杨显华就带着工具到下赤溪,在那里待了好几天,钻到桥拱架内细细观察和测量,把桥拱的构架、受力原理,桥苗牛头的联结方式等等一一画在图上,记在心里,把榫头多长、卯眼多深,都用细铁丝一一探测。当他把设计的图纸摆到东家面前时,黄洪臣还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年轻的大木作师傅竟能画出这么有专业水准的图纸来。巧手艺克服险天堑年底,龙滩桥正式动工兴建,河滩地势险峻,无法找到雇工,杨显华只好叫上妹夫叶衍杰、弟弟杨师辉来帮忙建桥。

按照杨显华的设计,龙滩桥长33米,净跨23米,桥身高4.2米、宽5.4米,桥面距河面高15米,12开间,64根立柱。在那么险峻的地方,能否把跨度这么大、高度这么高的桥建起来,最关键的是建一个牢固的工作架(脚手架)。其他师傅不敢承建这座廊桥,就是他们拿不出在这深谷中搭工作架的方案。

而杨显华根据地形,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像一座超高的木房子的工作架:工作架由五排水架柱组成,中间一排的水架柱最高,18米,分为4层;向两侧的一对两排水架柱高为12.3米,分为3层;靠山边的一对两排高5米,就架在河岸的悬崖上,五排木架又用粗大的圆木联为一体。要把这五排木架搭起来,最关键的是搭中间那排最高的水架柱。为立中间的水架柱,村民们扛来两根直径50厘米、长12米的柳杉,杨显华按建房子的方法,在这两根柱子上凿了卯眼,用两根横梁把两根巨柱连接为一体,像一个巨大的“天梯”。

然后找来在当地为村民砌地基的浙江太顺县石匠林妙拔,在河中围了两个小围圩,把围圩里的水排干,在河底的岩石上凿两个直径50厘米、深20厘米的圆洞,把“天梯”立起来,插到这两个圆洞里,用多根又大又长的杉木把“天梯”牢牢顶住。其它四排水架柱按相同相似的方法搭好,把五排水架柱联结为一体,再一层一层往上建。这个五排水架柱联为一体的巨型工作架就像建一栋高高的木楼房,也是一座非常牢固的简易木架桥。

“建桥的成败就看能不能把这个架搭起来。”杨显华说,搭水架柱正是年春节后的二月,当时溪水冰冷刺骨,为了抬木料、拼木架,村民们和杨显华等师傅顶着寒冷在河中作业,河滩上生起两堆火,在水中干活的人们,冻得受不了,就上岸烤烤火,烤暖了身子又下河。整整花一个多月才把这个工作架搭建完毕。搭工作架用于固定梁柱的马簧钉、长螺丝就有多公斤。当年3月,当溪河发了一次洪水,脚手架却岿然不动,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也就是在年3月,杨显华把建桥的工作架搭建好后,东家认可了他的能力,才与他签了建桥合同(即桥约,也称桥批)。签了桥约,杨显华就是龙滩廊桥的主墨师傅了。下苦功终成木廊桥拱架是廊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搭拱架让杨显华费尽心思。村民们把做好榫头的桥苗抬到桥头,杨显华用绳子一根一根吊到位,将桥苗的榫头插入垫苗木的卯眼中,上头的工作台上4个劳力抬一个大木锤,用力把夯,把桥苗牢牢地与垫苗木连接。按这个方法,把桥的两头三节苗的斜苗全部拼好,三节苗中间部分拼成一个整体后,先用两根圆木将两边的三节苗顶住,然后将中间部分三节苗平放到位,最后敲去圆木顶着与大牛头的“牛角尖”,让撑着两头三节苗的圆木松动,三节苗就靠自身的重量下落,整体咬合靠紧,连成一体,成为拱架。拼合五节苗方法也同拼三节苗一样。最艰难的拼拱架部分就花了半年多时间,后来建桥面的廊屋就像建房子一样,简单多了。杨显华说,建造这座廊桥很耗工,很多细节的问题都要认真研究。为了立中间一排水架柱,需要多根几十米长的绳索,当时没有那么多长绳索,杨显华就请来做篾的师傅,砍来毛竹,破成细篾,再把细篾放在水里煮,还专门做了一台小绞车编了几条特别长的竹缆。这几根竹缆在整个廊桥建造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木料选用上,杨显华亲自到山上挑选弯的杉木做木材。为了减轻村民们在陡峭的山上扛运木材的劳动量,杨显华就与村民到山上把木材量好、锯好。桥的两岸是峭壁,木料不便进场,当地村民就用炸药炸开岩石,凿出一条一米宽的路来。“为了把木料充分利用,我在建工作架时就算好这些木料的再次利用,不能乱凿卯眼,否则废了木料。”杨显华说,工作架拆下来后,全部用在建廊屋上,没有浪费一根木料。而建廊桥,共砍了上千棵杉木、柳杉,还买了村民准备盖房子用的木材。当时,建造廊桥资金紧缺,县长叶马泰分两次批了元钱。而杨显华当时做工一天有1.6元,建这座桥村一共得花元。20世纪60年代,粮食紧缺,做工师傅都是吃地瓜米饭,建廊桥帮工都是由集体派工,农忙时节,群众没有空闲,就停工,所以,廊桥建建停停,从年底动工,到年夏天才竣工。龙滩桥是政和县及闽东、闽北、浙南地区,乃至全国立地最险峻的木拱廊桥,也是目前所知的由政和本地师傅设计、建造的木拱廊桥。回顾当年建桥的情景,真可谓是万分辛苦、惊心动魄。杨显华,这个名字与龙滩廊桥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也仅建造过这一座木拱廊桥。

文章来源丨闽北日报、学习强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2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