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架

医院信息中心机房改造

发布时间:2023/1/16 16:51:15   

摘要:

医院信息中心工作,我院建设于年,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有机房由于建设时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机房规模小、环境差,设备及线路标签混乱,防尘、防水、防火、防雷等措施也不是很完善,院领导决定于年8医院信息化机房的全改升级,建设工期3个月。本人作为信息中心负责人,主持此项目。我通过对供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装修及隐蔽建设、线路规范标签等内容。本次机房改造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能在空间分布、系统容量等方面具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建设完成后运行稳定,备受领导好评。同时分析出了,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目前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

正文: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新体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医院信息中心工作,我院建设于年,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最近几年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步,逐步建设实施了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信息中心机房中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越来越多,现有机房的空间已经无法再增加机柜设备;空调系统、供电系统由于老化经常发生故障;机房屋顶及四周墙壁并未做防水处理;消防系统没有自动报警及灭火功能,可能导致灭火不及时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容量、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多层次需求的现代化办公机房已经刻不容缓。年8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进行新机房的建设工作,本人作为信息中心负责人,主持了本次项目。医院的需求及机房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扩大机房面积,改造供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机房装修及隐蔽工程、线路规范标签等方面进行建设,用质地优良的材料和性能优越的设备,配套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确保机房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我院机房现状:信息中心机房位于2楼弱电井旁,规模为40平米,机房2个入口各安装1个摄像头,机房内配有1台普通的立式空调日夜工作,1套UPS为机房所有设备供电,备有4个手提式气体灭火器,屋顶、地板及四周墙壁并未做防水、屏蔽处理,空调、UPS等配套设施存在单故障点,对应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相对较弱。本次为扩大机房面积,打通相邻两间办公室,将面积扩大为平米。

1、供电系统的改造。原有供电系统设计并未考虑到机房和UPS的防雷设计,只是在大楼总电源出安装有防雷设备。UPS并无备份冗余,只安装有1套,且经过多年使用已经老化,故障频发,无法继续支撑工作。本次供电系统改造,重新采购2套UPS,并结合三级防雷设计,大楼总电源安装了一级防雷设备,配电间安装二级防雷设备,分出一路市电作为维修插座、空调、新风系统、照明等用电,另分出一路给2套UPS供电,UPS进线处安装三级防雷设备,机房交换机、服务器等主要设备使用UPS电源,确保在停电情况下,主要设备依旧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2套UPS互为备份的冗余模式,后挂64节蓄电池,保证在断电情况下有一定的续航能力。为保证今后的维护更换的方便性和散热通畅,降低地板承重要求,电池柜采用开放式外观架式结构。接地方式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将电源保护接地接入大楼的接地极。

2、空调系统的建设。原有机房内配有1台普通的立式空调日夜工作,故障频发,且并未安装有新风系统,机房内灰尘较多。本次空调系统改造,采购2台精密空调,2台空调之间使用双机轮值功能。每24小时一个循环,双机轮值既起到了冗余功能,也减低了空调因长时间启动带来的的故障率。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该方式符合冷空气在下,热空气在上的物理原理,能一定程度上的节能,同时送风在静电地板下,也能做到减少噪音。空调还能提供加湿功能,使机房常年保持温度22°左右,湿度40%-60%。安装一套新风系统,通过足够的新风引进,维持室内的正压,使灰尘不容易积累,排出室内不断产生的污浊空气,保证室内空气洁净,维持室内空气的健康品质,给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将新风的排风口靠近空调的回风口,产生一定的联动作用,更利于排出污浊空气。

3、消防系统的建设。原有消防系统为4个手提式气体灭火器,机房内无任何温度及烟感控制器,并不能及时发现火情。本次消防系统改造,严格按照相关消防规范和中心机房的要求设计和建设。安装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机房、监控室均为消防控制区,在每个区内天花吊顶上安装探测器,采用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组成双路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器。机器电源采用消防主机自备电源供电方式,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当值班人员听到报警时,可根据控制器上所显示探测器编号、地址,确认此区域是否发生火情,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处理。在保护区外设置声、光报警及释放信号标志,可对外发出警报。安装消防灭火系统,采购1套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系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出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将在其区域内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值班室可一键关闭喷气,同时该系统可使用手动,自动结合的灭火方式,即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应采用电器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4、机房装修及隐蔽工程。装饰及隐蔽工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采用上走线桥架,布线清晰。对屋顶进行专业防水防尘处理,确保不漏水,采用活动吊顶,易于维护。墙面进行专业防水防尘处理,用乳胶漆以达到不起灰的效果。地板下刷防尘漆后再刷一层防火油漆,因采用空调下送风模式,地面用保温层覆盖,避免机房下方的办公室天花板出现冷凝水。机房所有区域在离地面45公分位置,铺设mm×mm无边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检修方便。地板要求:地板机械性能高、承载力大、防火性能好、表面静电喷塑且柔光、耐磨、防蚀、防潮、容易拆卸、经久耐用。同时堵死角落漏洞,防止虫鼠灾害。

5、线路规范标签。机房原有标签标注不明确,且近几年来各种设备、网线数量不断增加,后期新增很多网线、设备标签的标记存在各种漏标、错标的问题,遇到网络故障时网线排查非常耗时,借助这次机房改造的机会将所有机房内的设备、线路,重新规范化标记,如:服务器的标签上注明设备型号、设备名称、管理IP地址、设备产地、运行日期、项目号、厂家服务电话、本地商家服务电话、维护责任人姓名电话。交换机上的线路标签(双绞线—本端3-4095)表示中心机房、第三排第四列机柜、09号交换机、12号槽位05、端口的六类双绞线;(双绞线—对端5-)则表示对端的第五排第六列机柜、02号交换机、10号槽位、19端口的六类双绞线。经过这次规范化标签,彻底解决了排查网络线路故障的耗时问题。

总结:

我院信息中心机房经过以上各方面建设之后,在安全可靠性上有了较高的保障,很好地保证了机房内各类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如今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能在空间分布、设备容量等方面具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医院未来5-8年发展的需要,备受领导好评。但由于经费预算等原因,此次设计仍存在不足。如:没有新建带有人员出入记录的智能门禁系统,无法对机房人员的出入情况做到直观、详细的了解,只能通过监控查看;没有安装环境监控系统,无法及时发现机房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的故障问题。这些问题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会在下次的改造中加以完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0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