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桥架 >> 桥架资源 >> 从微小处看本领于细节中见真章
从微小处看本领于细节中见真章
——记“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楚雄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甲班
中新网云南新闻5月17日电(刘伟清钱丽刘锴)近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甲班被共青团中央认定为“年度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制丝车间甲班是楚雄卷烟厂生产班组中的一个年轻化集体,其青年员工占比高达68%,“90后挑大梁”这句话在这个班组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青年员工们继承了老一代烟草人一丝不苟的优良传统,也用极具创新的方式,展示了年轻一代如何做好安全生产。
一场特殊的讨论会
生产甲班的安全活动每月至少要进行两次,近期举办的活动以讨论会的方式进行,讨论会的大屏上赫然印着几个大字“我心中的安全文化是什么?”
大家畅所欲言,班组安全员王明文说:“我觉得安全文化,应当是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严明的纪律执行和严肃的绩效考核。”
“我觉得安全文化,应当是人人都能履行‘四不伤害’,大家都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青年员工李彧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两个小时的时间,甲班25人都对班组安全文化的理解分别做出了阐述。从大家的讲述中,可以看出班组全体员工都对安全生产的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可作业长刘锴却一直眉头紧锁,因为他从大家的表述中听到的,更多的是基于岗位上安全生产如何去做,而不是基于思想层面能达成一致的安全共识。
这时,李彧再次举起了手:“各位师傅,刚才我的发言还想继续补充。我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应该是这样的,简单可以概括为十个字:保持‘醒’,坚持‘细’,强化‘严’,做到‘实’,树立‘怕’,消除‘懒’,克服‘散’,坚持‘正’,适应‘变’,做到‘勤’。”
听到这样的发言,会场一时间鸦雀无声,片刻之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啧啧称赞。“没错,就应该是这样!”
这时刘锴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你说的我非常赞同,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在座的每一个人内心上认可,行动上遵从的安全共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从事生产工作时的安全信念,它所带来的凝聚力,不是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可以比拟的。我提议,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大家就以这十个字作为为甲班安全生产的信条,守质量先守安全,抓效率先抓安全。”大家鼓掌通过。
一次看似简单的讨论会,却凝聚起了甲班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思想共识。自此,大家在工作中都自觉对标“十字信条”,来践行安全生产。短短10个字,是甲班安全生产文化的浓缩与提炼,更像是一份承诺,赓续在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血脉之中。
一场别开生面的展示
一天,青年员工李彧匆忙跑到作业长刘锴跟前:“班长,我觉得在安全生产展示方面,我们可以有更多更新的方式来进行。”“哦?你说说看”,刘锴笑着问。“我觉得可以发挥我们青年员工的特长,一方面用绘画软件,将安全行为绘制成漫画展板;另一方面用专业的软件将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制作成卡片,进一步将安全技能和岗位安全要求进行总结提炼,抓住最关键的部分,这样一来就可以使繁杂的标准更加直观。”李彧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刘锴稍加思索后肯定地说:“非常好的想法,你们只管去做,我来负责汇报到车间,进行后续的展板和台卡制作。”
李彧雷厉风行,立刻组织周围的小伙伴,三人一组,一组负责漫画的制作,一组负责台卡的制作,全身心投入该项工作。短短两周时间,小组成员完成了火灾、机械伤害、应急疏散、高处坠落、杜绝酒后驾驶五幅漫画的绘制,以及覆盖车间全部生产岗位的《制丝车间生产操作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卡》的制作。再加上车间对后续工作的全力支持,一幅幅安全生产漫画展板和一张张岗位安全应知应会卡成功“走进”车间现场、“走上”岗位机台,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职工们看图学安全技能,对卡明安全规范,大家纷纷表示这是在车间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次别出心裁的创新,相比于以往机械记忆冗长的岗位安全标准更加直接有效。
也是从这一次开始,青年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线上题库建立、安全生产平面动画制作、安全隐患线上提报系统开发等,一系列创新工作中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炉,为车间安全生产工作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以守正为前提,以创新为驱动,生产甲班的青年员工队伍,正在以他们的方式不断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倾注心血,在他们的努力下,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正朝着更直观、更严谨、更具有针对性的方向前进。
一次发现问题的隐患排查
制丝车间生产甲班每月要进行一次班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由作业长和车间安全员带队,主要检查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排查工作团队还一同带上班组的青年员工,以青年员工的专业化知识角度,对车间安全隐患进行深度挖掘,同时让青年员工加深对车间安全隐患的认识和理解。大家一丝不苟,查找出安全标识破损、缺失等问题,并由安全员汇总。
正当大家都以为排查工作结束的时候,一名电气专业的青年员工却在一个线槽面前,打开手机电筒仔细地观察着,作业长刘锴留意到他的举动,上前询问:“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该青年员工说:“奇怪,按照通用电气的使用要求,所有电缆、桥架的使用都应该有完整的跨接线,以起到将设备安全接地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漏电,但是我连续看了几个我们车间的线槽和桥架,好像都没有这样的保护措施,这应该也是一条安全隐患吧。”
刘锴边记录边说:“你说的这条隐患,我立刻向车间领导进行汇报。”车间收到消息,立马开展现场排查和分析研判,并组织电气修理工对车间所有电缆、桥架增加跨接线,消除该项安全隐患。
事后,车间对该名青年员工使用专业知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的举动给予了表扬。有了这样的表率,青年员工纷纷从自己所学专业的角度,看待制丝线安全隐患排查,不仅对标“标准和岗位安全规范”,也对标电气和机械的一系列使用标准,在以青年职工为主的专业化推进下,车间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得以更加深入、全面地推进。
这样的故事,在制丝车间生产甲班青年员工队伍中还有很多,无论是参与车间安全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制修,还是落细落实每一项安全生产要求;无论是每一次班组安全主题微课程讲授,还是每一次安全生产工作的锐意创新,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守住安全这条红线,把握好安全与生产,他们在全力践行。
安全生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未来的工作中,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甲班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继承老一辈生产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将安全生产刻在骨子里,融进血脉中。(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