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架

昆明这25条老巷子,你知道它们的典故么

发布时间:2023/2/13 22:34:09   

昆明不仅仅只是一座春城

它的历史沿革

它的古老岁月

从古至今留下的岁月的刻痕

才是我们的春城

我们随着春城一起长大

那些古老的痕迹

是我们童年的记忆

这是我们的老昆明

图源:宋继宏

文化巷

文化巷,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

文化巷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是年解放前,西北城脚偏僻荒凉的地段,荨麻丛生,故名荨麻巷。解放后,是三所高等学府师生前往市中心的主要通道,故改称为文化巷。

文化巷的周边是一座座的学府,无数的学子用他们的情怀和才气,让这条巷子也沾满了文化的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这样的气息只会越来越浓,浸透到巷子里的每一处角落。

沈从文老人、冰心老人、李公朴先生等等的一代文豪,也经常坐在文化巷里的某个小茶馆里,谈笑风生。文化巷也因为他们,更增添了几分文人大儒的风雅。

现在的文化巷依然保留着那浓浓的文化气息,巷子里的各种店铺装修都充满了设计感,不管是各种美食还是饰品,并且隐藏着许多珍贵的老店,满满的都是时代的气息。

利昆巷

吴光范的《昆明地名博览辞典》曾记录道:“利昆巷在昆明城区五华山西侧,东起华山西路的独口巷。长90米。因创办石龙坝水电站的耀龙电灯公司,设在巷内,办电是有利于昆明人民之举,故名。”

夹在永历帝殉国出石碑与翠湖宾馆之间,入口处的墙角上有蓝底白字的指示牌。小小的指示牌悄悄的隐藏在那么一个角落,人来人往却很少会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干净的石板路,充满着岁月感的红砖墙,我们走在这里,是否穿越回了老城?

窄窄的巷子,在朦胧烟雨中,我们是否想起了那个“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吹箫巷

也许吹箫巷之名已经渐渐淡出了昆明人的视线,可却是真真实实的一条充满着过往的小巷。吹箫巷位于盘龙江边,南起人民中路,北至银海国际公寓,是一条长约米的沥青路。

这个用乐器来命名的小巷,也不知在清朝时期这里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么的丝竹之声。不管是有或没有,我们所寻求的其实是在这小巷慢慢消失的时代,去追溯那过往的时光,寻找那过去的记忆。

染布巷

东起钱局街,西至大西城巷,长米。以清末邱姓人家在此巷开设染布和纱帕的染房得名。——吴光范《昆明地名博览辞典》

今天再来看,真的很难想象这条巷子原来遍布着染坊和布坊,过往经年,未来的这个地方又会是个怎样的模样。

图源:纳西小米

幸福巷

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西寺塔旁,文明街的幸福巷。幸福巷是一条古老的巷子,存在着昆明最古老的宅院。

图源:昆宣发布

幸福巷的宅院,是昆明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是历史的音符。

图源:天涯社区

土木结构单檐走马转角楼,是历史的缩影,是老昆明市井生活的缩影。

东寺街西寺巷

老昆明有这么一句话“东寺街(gai),西寺巷(hang),毛斯拐拐呢小楼上”

图源:涅复生

图源:请叫我仙女姐姐

这条充满了老昆明历史记忆的老街小巷,处处都还留着历史的痕迹,栩栩如生的铜雕,活灵活现的为我们展示着过去的昆明生活

福荣里巷小吉坡

一条连接着文林街与翠湖北路的小巷,两侧林立着无数的居民楼。

图源:昆明发布

小小的一条巷子,却散发着不一样的情调,一人或相约好友,在饭后闲逛,一派的悠闲舒适。

钱局街

在翠湖西面,南接翠湖南路,北至文林街。因清顺治十七年(年)清政府命云南开局制钱,在此设宝云钱局,故名钱局街。钱局街长米,这条有着余年历史的小街,是昆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图源:昆明信息港

老昆明有句歇后语:“钱局街呢烟囱——二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是因为很早的时候钱局街上有一座云南的造币厂,里面有两根烟囱,每天浓烟不断。

造币厂,就成为了钱局街名称的由来

看着两边高大的树木,看着路边有些老旧的建筑,钱局街,就像一幅沉浸在岁月时光中的美丽油画。

宝善街

宝善街:西起正义路,东至盘龙江。明清时,西段为珠宝市场,街中今同仁街口护城河上有桥,曾名珠市桥;东段称南教场。年改称宝善街

宝善街的建筑已经从低矮的老房,渐渐的变成了高楼大厦,而对于我们来说,是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那个让人熟悉和温暖的地方。

劝业场

从翠湖南门沿尽忠寺坡南行,爬上坡头,绕过五一电影院,便可觅得昆明劝业场旧址。这里昔日店铺林立,人流熙熙攘攘,是市区最负盛名的“美食一条街”。劝业场始建于年,街道两侧建有一百余间两层店铺,临街的铺面几乎全是餐饮店,囊括了当年老昆明的许多美食。

图源:JBO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从这里走过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地方就是原来的“劝业场”。所以说是如此的遗憾,古往今来时间都会将一切给慢慢的淹没。如果没有这些记录,那么我们会遗失掉多少珍贵的东西?

梅园巷

这是一条米长的林荫小巷,不那么曲径通幽,但却足够让你为它驻足

人来人往的街市中,它的沉静安然似乎与这个城市的喧嚣尘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隐藏在这条清幽小巷中最安静的存在就是朱德故居。

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大观楼长联的作者孙髯翁晚年曾居于梅园巷,并在寓所庭院内广植梅花,以梅示志,写下“万树梅花一布衣”的诗句。于是孙髯翁居所所在的这条小巷便以“梅园”为名,取名这也就是“梅园巷”这美好名字的由来。

高地巷

,书林街入口处的位置既是昆明橡胶厂的对面,至于巷道名称,是毗邻高地村而得。

书林街和东寺街之间的一条巷子。就是这么一条不长不短的巷子,慢慢的也会从我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到时候的我们该怎么来纪念我们的老街?

敬德巷

敬德巷西起东寺街,东至石桥铺,中接庆福巷。长约90米。辛亥革命后,呈贡县一华姓大家族在此建房,以敬仰和感谢祖辈深恩大德之意,取名为“敬德巷”。

“”的寓意在于感谢祖辈的深恩大德,敬德,敬德。这是我们华夏人民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要传承下去的民族文化!

新桥巷

这就是我们的新桥巷,几棵泛黄的树就像这个小巷的年龄一样,愈发的充满了岁月的沉淀。

新桥巷,也就是新桥村。连通书林街,高地村,北到林新村,南到玉带河,从民国初年成巷,有新桥架于玉带河之上。

铁皮巷

关于铁皮巷的名称,网络上未搜索到太多的相关资料。从书林街拐进去,少有车辆驶过的铁皮巷,偶尔有几人走过,一片的清静安宁。

在夏日的午后,一个人悠悠的在这条清凉的小巷里散着步,享受着那一抹的安静和时光。

西苍坡

离西南联大旧址的不远处,走过一二一大街,就是西苍坡。在这里还存在着闻一多先生的故居。

看着这被茂密枝叶给遮挡住的小巷,看着这古朴的红砖墙和壁画,浓浓的历史感已经自然而然的散发了出来,带着我们走进另外的一段时光

先生坡

“南起翠湖北路,沿坡上行至文林街。长米。清末以地近贡院,属坡地,内多驿馆,每逢乡试各地应考秀才(俗称先生)多居于此得名,或谓乡试时改考卷的先生居此得名”——

如果我们去走一走,逛一逛,是否会沾染上“先生”的气息,从而高中“状元”呢?

司马巷

“原称司马第巷,以清道光时司马(官职,明清时称“府同知”为“司马”)李际春的宅第在此巷得名。年后省去“第”字,称为司马巷”——

从书林街进入鱼课司街,拐到另一个路口,一条直接通向东寺街,一条就是司马巷。司马巷和“司马”这个姓氏是否有着关联,我们也无从考证。

无逸里

:“南起大观路的独口巷。20世纪30年代有七户人家在此购地建房,以“世道艰难,人生坎坷,为求生存,不可苟安”之意自勉。”

“无逸里”的地名寓意良多,以地名来告诫自己“不可苟安”,不可舒于安逸,不可沉迷于享受。过去的人们的智慧,更值得我们的学习

青云街

“在翠湖东北面,南接圆通街,西北抵翠湖北路和文林街交接处。此街明、清时曾名祝国街、贡院。明、清时考生经龙门进入贡院,考试及第为举人后方能赴京应试,遂以此路可青云直上之意而称青云街,约在年前后统名青云街。”——

青云街靠文林街一段,有云南大学、翠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名人王九龄旧居)、云南省文联文化的文化标记,从与丁字坡交叉口处到圆通街一段,建筑为居民楼俊园,是富人的聚居地!

白云巷

“在昆明城区翠湖西,东起钱局街,西接东风西路,长米。清代称白衣庵巷,以巷内有白衣庵得名,后省去庵字,谐衣为云,演变为白云巷”——

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白云巷的由来,是因为过去有“白衣庵”的存在,可现如今白衣庵早已不在,只能从这地名中寻找到这么一点儿痕迹

云兴巷

“云兴巷,南起昆明庆云街,北抵威远街,与财盛巷相连,长米。清代名火巷,年后居此巷的几户富商共议,为求在云南事业兴旺而改云兴巷。”——

云兴巷,为求在云南兴盛的小巷。我相信这样的名字一定是会有一定的作用的。看看现如今的云兴巷依然是一副兴旺繁荣的画面

财盛巷

“财盛巷,在昆明城区正义路东。北起人民中路,南至威远街,连云兴巷,长米。清代成巷时以有财神庙得名财神巷。年前后改名财盛巷。”——

有财神庙所在的小巷,怪不得整条小巷附近都是高楼大厦的繁华地带,看来以后得多到小巷附近转转,沾沾财神爷身上的财气

南昌街

“南昌街,长约米,南起庆云街,北至威远街。清时街名老郎宫,以戏剧艺人聚会的庙宇得名。年以街居小南门内、并寓昌盛之意而改称南昌街。”——

在庆云街与护国路交叉口处,向右拐进去就是南昌街。街口的几米处,是始建于年的迤西公清真寺

寺门口有很多的小吃,来到这里的一定要尝尝这地道的昆明美食

端仁巷

“清代为南教场西部边缘,清末成巷时以端正仁爱之意得名端仁巷。”——

看着这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的老屋,看着这窄窄的小道。从它们的门前走过,经过小巷,体会那纯粹的感觉,带着深深的历史的气息,岁月的味道

昆明的小巷之多

让人无法如数家珍

昆明的小巷历史深厚

却总是无从得知

这古老的历程

还需要多少人为之探寻?

我们的小巷

还需要不断的寻找!

END

(声明:本文由春城头条原创发布,版权归春城头条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3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