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桥架 >> 桥架发展 >> 18号线一期北段长什么样小布带你现场探营
申通地铁集团介绍,近日,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北段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条件。目前,建设、运营单位正在进一步开展调试和演练,确保在开通初期运营时,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乘客。
本次计划开通初期运营的18号线一期工程北段,起自南段御桥站,止于长江南路站,途经浦东新区、杨浦区、宝山区,设车站18座,其中9座车站可与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形成换乘。此前,18号线一期工程南段(航头站至御桥站)已于年年底开通初期运营。
跟着小布来看18号线一期北段的“剧透”吧↓
长江南路
殷高路
上海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国权路
抚顺路
江浦路
江浦公园
平凉路
丹阳路
昌邑路
民生路
杨高中路
迎春路
龙阳路
芳芯路
北中路
莲溪路
18号线车厢
1.智慧运维,数字化助力建设高质量发展转型
18号线一期北段工程聚焦数字化转型发展,立足规划阶段制定的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策略,实现了建设阶段依托BIM技术提升管理质量、运维阶段利用BIM数据实现集成化应用的创新模式,成为上海地铁第一条通车时同步交付竣工模型的线路。全线建设了基于BIM的车站智慧运维管理平台,面向运营公司的运维管理需求,基于竣工交付的数字资产,集成物联网数据,驱动标准化运维业务流程,初步实现了“数字孪生”,助力全线车站运维管理数字化转型。
2.极简工艺,刚柔并济打造“可阅读、有温度”的城市第二空间
无吊顶裸装,秀出工业“马甲线”
18号线以“功能融合装饰”为原则,全线取消了车站的吊顶,采用露出车站结构板和各类管线的裸装风格,墙面及立柱采用整块的大尺度面板装饰,视觉上更凸显空间的景深效果。墙面、柱面、和顶部管线,通过特别设计的色彩的搭配,突出各种构件的视觉性,传递现代、简约、明快的工业美感。建造中特别对上部各类管线桥架的尺度和走向进行整体把控,使管线和桥架本身也成为装饰体系的一部分。车站公共区域部位,集约统筹各类管线布设,空间高度提升达1.5米,车站空间舒适度大幅提高。
特色站名墙,打卡车站“明信片”
结合周边人文环境及历史底蕴,车站内设置了公共艺术站名墙,使功能与美感相辅相成,在满足交通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了整线车站亮点空间的视觉美感,让城市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地下空间,凝练、打造、传递人文地铁理念。同时,选择预制艺术水泥板为材料与车站简约装饰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3.超级换乘枢纽,不停运改造提升客流集散能力
龙阳路换乘枢纽现状包含4条轨道交通线路(2、7、16号线和磁浮线),在18号线一期北段开通后将形成超大规模的“五线换乘”枢纽。在确保既有线不停运的前提下,通过2、7、16、18号线逆时针单向循环的总体换乘思路,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工程结构、设备系统的改造和装修,提升了龙阳路换乘枢纽的客流集散能力。
4.综合上盖开发,促进地铁与城市深度融合
18号线践行“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的理念,深化探索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轨道交通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模式,打造复合紧凑的城市空间,18座车站中共有15座与周边项目结合建设,实现了高效可靠轨道交通出行和多元便利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
北段工程下穿工业遗存保护带,丹阳路站、平凉路站等车站毗邻保护性历史建筑,通过技术优化、保护建筑平移、利旧重建等方案措施,还原历史风貌,妥善平衡城市建设与历史保护的关系,实现了保护、开发和建设的“三赢”,以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
5.冻结暗挖,精研技术首创近接施工新工艺
18号线一期北段工程在近距离穿越多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过程中,需清除既有线车站的相关结构,安全保护要求严苛,作业难度极大。经多轮研究比选,确定了以冻结暗挖为设计施工导向,针对障碍物的不同分布形式,制定了专题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近接施工新工艺,对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指导意义。
在“冰箱”里建成的江浦路站:
根冻结管、天冻结、4厘米管棚管线间距、22次翻交、天不间断施工,开创了冻结加固土体受力为主、管棚支护体系辅助受力、MJS(全方位高压喷射)加固维持掌子面稳定的冻结复合工法受力体系,国内首例大断面浅覆土地铁车站整体冻结暗挖+“一线天”明挖工程顺利完成。
连穿4排地墙的国权路站:
42米冻结长度、2.2米结构间距、两次穿越4排地墙、天不间断施工,国内首例软土地层长距离单向水平成孔冻结暗挖清障工程顺利完成。
外挂清障井+爆破清障的民生路站:
两侧60厘米厚地墙、6根1米直径钻孔灌注桩、1.9米底板间距、7米×2米清障断面、4个狭小深基坑清障工作井、两道满堂MJS加固水平止水帷幕,创造性地实现区间穿越未预留穿越条件运营车站前的清障工程。
6.融合创新,形成超深复杂地层下盾构进出洞风险管控技术
针对隧道埋深大于20米和掘进断面位于粉、砂性地层的盾构进出洞,因地制宜地采取了水泥系加固区、冻结、钢套箱、明洞、盾尾留置等多种型式组合的风险管控措施,有力保障了全线盾构进出洞的施工安全。此外,在盾构接收过程中,摸索形成一套“多停多注”环箍注浆法及检验措施,有效降低洞门涌水涌砂的风险。
7.集约利用岸线资源,轨道交通、公路双隧道长距离叠交施工
民生路站至平凉路站盾构区间与江浦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长距离并行且局部交叠,节点繁多、施工难度大,通过同步规划、精心设计、统筹协调,创造性地实现了黄浦江有限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是目前黄浦江越江通道唯一一条隧轨合建工程。丹阳路站和越江隧道的整体方案,也考虑了平面与竖向空间的协调布置,整合基坑开挖范围,充分利用围合空间设置设备管理用房,有效控制了工程外轮廓形态和项目规模,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
8.南北贯通,实现全线最高等级全自动运行
以确保南段正常运营为前提,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信号、车辆等系统的南北段贯通测试,实现了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运行。在列控功能和乘客服务方面具备整套自动化功能,极大提升了运营质量,为后续工程的设计、建设、调试、运营积累经验,起到示范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