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架

机电抗震支架技术抗震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4/9 13:17:28   
机电抗震支吊架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抗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建筑抗震规范TJ11-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之后,规范经过了多次修订:年,TJ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因年唐山大地震而修订)年,GBJ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年曾作局部修订年,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年汶川地震后曾作局部修订年,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就是现在通行的版本暖通专篇一、方案依据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方案范围1、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2、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三、方案要求1、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9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8米;2、管道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撑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抗震支撑。3、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须设置侧向抗震支撑。4、门型抗震斜撑必须至少由一个侧向支撑或两个纵向支撑组成。5、实际间距需经计算进行调整。6、节点分布需考虑管径转变和旁通等因素。7、荷载及长细比将影响节点分布。四、抗震解决方案给排水专篇一、方案依据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方案范围1、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系统。。三、方案要求1、室内大于或等于DN65给水、排水、消防水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桥架上述参数减半。2、管道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撑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抗震支撑。3、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须设置侧向抗震支撑。4、门型抗震斜撑必须至少由一个侧向支撑或两个纵向支撑组成。5、实际间距需经计算进行调整。6、节点分布需考虑管径转变和旁通等因素。7、荷载及长细比将影响节点分布。四、抗震解决方案电气专篇一、方案依据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方案范围1、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kg)的设备。2、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15kg/m)。三、方案要求1、刚性电缆桥架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桥架上述参数减半。2、桥架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撑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抗震支撑。3、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须设置侧向抗震支撑。4、门型抗震斜撑必须至少由一个侧向支撑或两个纵向支撑组成。5、实际间距需经计算进行调整。6、节点分布需考虑管径转变和旁通等因素。7、荷载及长细比将影响节点分布。四、抗震解决方案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早在年发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于年发布《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汉高建筑给排水、供暖通风雨空调、电气、燃气、消防等系统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3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