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桥架 >> 桥架优势 >> 充电桩进小区最后一百米如何发力人
要问当前车市的新秀,
非新能源汽车莫属。
新能源汽车有多火?
截至年年底,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达万辆。
今年1~5月,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95万辆,
同比增长.2%。
多位业内专家预测,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有望突破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的同时,
充电桩的数量并没有完全匹配。
“买车容易充电难”成为很多车主的困扰。
问:现在我国有多少充电桩?
截至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88.4万个,私人充电桩98.6万个,车桩比约为3:1,难以满足人们的充电需求。
答:
社区充电是私人乘用车
充电的主要场景,
对于私人乘用车车主来说,
能够让充电桩进小区,
实现在社区就近充电是最理想的方案。
然而,这一方案常常受到多重阻碍,
充电桩进小区步履维艰。
“物业不同意安装充电桩。”
“没有固定停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
“小区电力容量不够,安全隐患大。”
……
如何破解“充电难”?
多方协作政府、物业、电网一个不能少!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不得阻挠用户建桩;同时,新建居住社区要落实%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
山东东营供电公司员工在理想之城玉兰园小区地下车库检查充电设施。韩飞摄
私人充电桩施工需协调业委会、物业、人防、绿化、消防等多方主体,有了政策支持,充电桩进小区仍需要多方通力合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充电桩进小区难问题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段青英建议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电网主动、多方协作”的居民区充电桩建设新模式,明确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人防、绿化等各个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将年度居民区充电桩安装数量细化分解到街道、社区,实现多方协同推进。
一网通办装桩只需一键下单!
前一天申请,第二天充电桩就安装好了,这种以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儿已经成为现实。
福建厦门市民林妍洁在今年3月便享受到了这一服务。从申请到充电桩安装完毕,她仅用了2天。买车之前,林妍洁听说充电桩进小区是件麻烦事儿,还有些犹豫。但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她,现在有了充电桩“一网通办”服务,充电桩进小区不再难。
买车之后,林妍洁按照提示准备好材料,在“网上国网”客户端上申请安装充电桩。“剩下的环节都是供电公司负责,自己不费心。”她说。
林妍洁的装桩体验不是个例。
■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在山东济南、江苏南京、福建厦门、陕西西安开展试点,在“网上国网”客户端上线“充电桩报装”。
■贯通车企平台、车联网平台与“网上国网”客户端,全面推广“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增值服务”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实现“客户信息线上流转、充电桩接电业务流程一网通办、用电申请一次都不跑”。
厦门小区的“物业关”为何如此顺利?
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推动地方行业协会出台充电设施进小区支持政策,与厦门市物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配合做好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通知》,明确物业公司配合装桩责任,梳理居民充电桩安装全过程流程,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为打通居住区充电“最后一百米”,各地供电公司正全面发力。
在江苏,今年4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出台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报装管理办法,针对集中车库、分散车库、联排别墅等多种充电桩安装场景,“量身定制”不同报装接电解决方案。
在山东,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将办电服务前置至4S店,会同物业打造“充电桩安装绿色通道小区”,创新充电桩业扩报装服务模式,推动物业减免充电桩安装登记证明等材料,实现居民身份证、物业提前同意函等资料线上流转,打造引领示范典型。
截至年5月底,国家电网已完成私人乘用车充电桩接电35.16万户,报装容量.74万千瓦。
有序充电解车多桩少之困!
7月5日15时,在北京市昌平区太平家园小区9号楼南侧的停车场内,一辆电动汽车正在充电,这里有国家电网投资的10个有序充电桩,目前已稳定运行了4个多月。
“自从有了这些充电桩,我们再也没收到群众‘不能充电’的投诉了。”太平家园物业王经理告诉记者,太平家园小区有多户居民,近年来电动汽车数量不断增长,居民的充电需求旺盛。
“个人安装自己的充电桩需要有固定车位或长租车位,有些居民不满足条件,很难安装自己的充电桩。但他们同样有充电需求,这便需要我们物业做好公共服务。”王经理介绍,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抛来了橄榄枝,为小区投资建设了10个有序充电桩,解决了小区的充电难题。
与普通充电桩相比,有序充电桩更加“聪明”,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前提下,根据电网负荷优化调整输出功率,在夜晚等用电低谷时段完成充电,既可以降低用电成本,也不加重电网负担,实现削峰填谷。
“一个家用充电桩的功率是7千瓦,通常是在夜间使用,与居民的生活用电时间一致。如果不进行有序引导,以后势必会形成用电高峰,影响小区配电设施的寿命。”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能源部总监助理李帅华解释说,有序充电桩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充电更智慧,小区用电更安全。
在福建厦门金博水岸小区,一辆电动汽车正在通过小区公共充电桩充电。庄颖芳摄
作为电动汽车老车主,肖勇经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