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屏·雅·集/08/28断桥流水文∣丁胜利我说的断桥不在西湖柳堤,当然也没有雷峰塔。我说的断桥这地方是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一个偏僻乡村,然而这断桥流水却在我的心境里永远是开不败的桃花,花瓣上浸透了我的晶莹如露的童年。记忆里的断桥是用几根碗口粗的歪柳横架在半空,两端仍然用双杈柳支起来的,桥面上再密密铺一层树枝,最上面再覆盖一层粘湿黄土,踏瓷,桥就成了。断桥约有两米宽,一人高。桥下常年有一股山泉流过。溪水并不深,清澈见底,被一些短须的水草遮住了,溪水就默默无闻从桥下流过,流向远处。据说一直流到宁夏。一到春天,断桥也焕发了生机。因桥梁与桥橔是柔韧的柳树干做成的,桥的全身便都长出了嫩嫩的柳芽,一到清明前后,断桥一派盎然生机,用绿色彰显着生命的信念和跨度。说是断桥,是因常常断。遇到夏秋季有了暴雨,小桥常常被洪雨冲断,隔断了阴屲和阳屲的交通,队长就会停下生产队的中心工作,抽调一些青壮劳力,砍树的砍树,挖地基的挖地基。一些长成材的柳树被砍倒,树干树枝一齐运到沟底,桥梁桥橔就具备了。来修桥的乡亲们一齐上阵,三两个小时后,又一座桥架起来了,交通恢复了,人们又恢复了生产生活。小桥上每天有好多人走过去,有好多人走过来。走的人多了,覆盖的黄土就有一些漏下去,好心人若有拿铁锨的,顺手就在下陷处丢两锨土,桥面平了,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舒服走着安全。这断桥因为没有建造材料,只有就地取材,只能建在沟底,跨度就不会大。离水面约有一人高,然后它却是连接阴屲和阳屲几百口人的交通枢纽。那时候,从桥上走过的,都是肩扛担挑的庄稼人,还有庄稼人的牲畜。生产队唯一的一台手扶偶尔过对面去,吓得拖拉机手战战兢兢,需几个壮劳力镇胆帮忙才敢过。我们的村学就座落在离崖畔不远的地方。那时候,逯老师叫我们用墨棒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写拼音和生字。我们二年级的同学们一字并排摆开,边划行边写,一直往崖畔上退,写了几十米就写到崖畔,崖畔上桃花点点,花瓣落进字行里,落下崖畔,落在断桥上。男女同学趁着淡出老师视线的机会,有的折桃花,有的溜到断桥下给瓶子装满小蝌蚪。等到老师追查到崖畔上时,还有一些忘了回来的同学在断桥下拧柳笛,或者把溪水堵起来,打捞青蛙的叫声。断桥处在沟底最低处。它的两端是向上倾斜沟坡。一到中午或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牲畜都要到断桥附近的泉里来喝水,喝足喝饱的牲畜在返回的沟坡上都会翘起尾巴屙粪,我和录旺几个一年四季几乎就守候在这断桥两边的沟坡上。只要一看见牲畜尾巴翘起来,我们就马上赶上去,双手把箩筐举起来,按在牲畜尾巴下,象顶礼膜拜的圣徒,等待好心的牲畜能屙下粪来。我们常常能如愿以偿,但有个别不诚信的牲畜只是翘起了尾巴,用臭气熏我们,我们就会用鞭子抽它们,以解心中怨气。后来,我们上中学了。阳屲的学生上学都要经过这断桥,那七八个少年从家出来,走过这断桥,阴屲的学生便一齐汇入那七八个少年的队伍,浩浩荡荡,在春夏秋冬的四季里,风雨无阻,惊扰了夜的宁静,爬过山坡去了。断桥流水与人家,在每日的天发亮,经过这些学生的一阵喧嚣,又恢复了片刻的静谧。奶奶的两个女儿大姑二姑出嫁时都是从那桥上走过的,奶奶说她们都骑着高头大马,我能想象到六十年前她们的青春和年华。前年二叔病故,被乡亲们簇拥着抬过断桥抬到阳屲山坳里,给二叔安顿了一个永远的地方。断桥,祖祖辈辈卧在那里,象一位沧桑的老人,见证着乡亲们的悲欢离合,迎接着无数寒来暑往的生命,伴着脚下一溪山泉的吟唱,把郭石家这个名字带出山沟,汇入长裕河,一直传到溪流下游的公易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