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桥架 >> 桥架前景 >> 两会回眸泉州老旧小区改造全速有序推进
我的行动力
老旧小区“一区一策”分类改造
今年以来,泉州聚焦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瞄准多维发力,优化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全市老旧小区(片区)改造工作持续推进。
探索分类改造机制。坚持系统思维,因地制宜,以问题为导向“一区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探索以街区网格为界“串点连线成片”,实施拆墙并院、打通通道、共享配套。结合古城保护发展工作,采用微更新、微扰动的方式分期分片实施古城街区综合提升,打造传统街区、特色街区。
实行项目一体管理。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零散开发、不成规模、大小不一等问题,实行“区域打包”,以街道为单位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整体谋划,化繁为简、化零为整,提高项目审批和实施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老旧小区(片区)改造项目信息与服务平台”,实行项目建设“挂图作战”,推动改造项目信息化管理,通过可视化平台对各项目的基本信息、建设和投资进展等进行动态跟踪,即时掌握工作进展,及时远程指导解决难题。
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出台措施,从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和施工许可、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生成简化政策措施,建立改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改造后的后坂农贸市场口袋公园(陈小阳王树帆摄)
项目在发力
40多年的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宽敞明亮的空间格局、粉刷一新的闽南风围墙、美观大气的电动车充电棚……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鲤城开元街道新春社区的邮电公寓小区,焕然一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年已80岁的黄老伯悠闲地在打理自己的小花圃。“等新路灯安装好,小区环境品质还会进一步提升。”他满怀期待地说道。
邮电公寓是封闭式小区,建成于二十世纪7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共有4栋楼、72户,历经40多年历史,部分路面破损、排污管道淤积堵塞、空中管线凌乱等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埋下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今年6月初,该小区正式启动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垃圾分类管理、增设智慧充电设施、完善消防系统和消防通道等“四必改”。
在“四必改”基础上,项目还采用“居民点单”改造的方式,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空中管线凌乱问题,方案新增了小区楼栋间的管线规整,并预设米桥架,为今后各管线部门改造及智慧安防预留位置。同时,设置新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既解决了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问题,也消除了居民私拉电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我的获得感
老商户的烦心事解决了
市区丰泽—后坂老旧片区地处温陵路、丰泽街、田安路、津淮街围合区域,去年以来,该片区加快实施市政道路改造、道路立面整治提升、绿地景观提升等工作,随着项目步步推进,周边群众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烈。
在津坂路,沿街店铺原先乱糟糟的门头标识的风格都统一了,以前横七竖八的电线也消失不见,抬头望向楼房立面,破损严重的“马赛克”外墙焕然一新,清新靓丽的涂层点缀着充满欧陆风情的露台。“这些都是免费给我们做的。”张先生在此经营电动车行已有10多年,对于楼房此番改造,难掩感激之情,“以前楼房外墙的‘马赛克’存在脱落现象,很容易砸到人,现在外墙整改好了,不用再担心‘马赛克’掉落砸人了。”
再走到后坂农贸市场的口袋公园,只见繁茂的大榕树下,是“出砖入石”的地面,石磨搭成的桌凳,还有一堵红砖厝造型的文化墙。在菜市场卖菜的吴阿姨说,这里原本是一处闲杂地,现在改造成了一块休闲的小公园,“我工作累了就会来这里坐坐歇息下。”(□记者王树帆)